本文转自:江门日报
江门市培英高中书写“低进高出”育人新篇
为青春插上“不设限”的翅膀
“在献章班的3年,我磨炼了心智,汲取了知识,实现了突破。我永远以我是一名‘献章人’为傲!”7月6日,在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5级献章班新生见面会上,优秀毕业生代表黄钰璎动情地说,她的成长故事激励着新一批献章班新生勇敢追梦。
在培英高中,处处可见温暖的成长瞬间:陈冠铭从平行班升入献章班时,班主任那句“真正的成长不仅是分数的提升,更是心智的成熟”的教诲让他铭记至今;梁敏熙紧张焦虑时,老师们教她把情绪写下来静心感受;体育生马骏完成专业训练后,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辅导文化课……这些点滴温暖,编织成一个个关于“不放弃”的成长故事,成就了一份份“不设限”的成长答卷。
文/图 陈慕欢
教学创新 分层施教的精准突破
“6月25日那天,我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了,都是来报喜的。看到孩子们十年寒窗,最终有望梦圆心仪的高校,这就是对老师最大的肯定。”高三(3)班班主任李海玲笑着说。她所带的班级平均分、高分层人数、特控上线人数均在献章班中“遥遥领先”,堪称“王炸班级”。尤为可贵的是,该班44名学生中,入学时中考成绩超过江门市“最高录取线”的仅2人,如今全班却实现了飞跃式进步。
如何在生源普通的情况下创造佳绩?分层教学给出了答案。李海玲详细介绍了“三级推进”策略:将学生科学划分为“冲刺层”“稳进层”和“基础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团队制定了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冲刺层学生主攻压轴题突破,稳进层强化中档题训练,基础层则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这种精准施策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最大提升。同时,每个学生设立长期、中期、短期三级目标,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大大提升了学习的内生动力。”李海玲娓娓道来。
这种分层教学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团队的科学协作。李海玲分享了她的管理经验:建立科任教师定期会商机制,统筹各科复习节奏;培养得力的科代表队伍,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实施学习小组积分制,营造良性竞争氛围。特别是在高三冲刺阶段,教师团队达成了“总分至上”的共识,有效避免了学科间的“时间争夺战”。
高三(7)班语文教师余佳的教学实践同样成效显著,该班作为献章班C班,语文平均分超过110分,在物理类班级中位列第一。“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实施‘精准把脉,动态施教’的策略。”余老师介绍,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教师团队能够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知识短板和学习风格。在课堂教学中,他们设计阶梯式问题;在作业布置上,采取“核心必做+分层选做”的模式;在课后辅导时,更是做到“一生一策”。
李同学的蜕变故事最具说服力。高二时,语文曾是李同学的“心病”,成绩长期徘徊在年级中下游。针对这一情况,余佳为李同学制定了个性化提升方案,开展高频次深度辅导。“重点突破两个薄弱环节:一是现代文阅读,通过逐篇分析训练,帮助他精准抓取信息、理解深层含义;二是作文,从素材积累、审题立意、结构搭建到语言锤炼全方面进行指导,并坚持每篇精批细改,反复打磨。”经过系统训练,李同学的语文终于从“短板”转变为“优势科目”,最终在高考中取得120分的优异成绩,总分成功跻身年级前50名。
逆袭者说 从“不可能”到“不设限”
在这场人生大考中,普通学生如何实现完美“逆袭”?培英高中两位从平行班升入献章班的学生给出了令人振奋的答案。
高三(4)班陈冠铭,这位曾经的平行班学生,不仅总成绩挺进全省前万名,数学更是取得全校单科最高分130分。他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新高考改革强调要反套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刷题。相反,刷题仍然是提升成绩的最高效的途径。但要有模块化思维——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和针对性刷题,最终实现单科突破。”
“我想对班主任温老师说声谢谢。”陈冠铭动情地说,“是他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不仅是分数的提升,更是心智的成熟。每当我懈怠时,温老师总是适时给予提醒,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温老师则耐心引导。老师教会我的调整心态的方法将成为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刚得知高考成绩时,我很激动。”高三(3)班陈彦彤直言,“高三整个学年我都没有突破600分的大关,这个结果超乎我的意料。逆袭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克服畏难心理,把‘不可能’改成‘不设限’。”这位中考时成绩并不拔尖的学生,用3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令人惊叹的蜕变。“不仅是我,我们班过600大关的有7位同学,全班44人,有42人上了特控线,这个成绩让全班同学都倍感振奋。”陈彦彤很自豪。
这样的逆袭故事在培英高中并非偶然,学校的导师制和个性化辅导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成长空间。她特别提到生物老师麦星的“答题五要素”——问题—信息—知识—推理—表达,这套方法让她学会系统分析错题,针对性突破薄弱环节,学习上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数据亮剑 低进高出的“培英奇迹”
“查到成绩那一刻,我哇地一下就哭了!这个成绩对我和家人来说都像做梦一样不可思议。”高三(2)班梁敏熙回忆起那个时刻仍难掩激动。作为培英高中新高考首位历史类突破600分大关的考生,有望圆梦“211”院校,更标志着学校历史类高分层实现了“零的突破”。
“三年前入学时,我的成绩很一般,未达江门市中考“最高录取线”。”梁敏熙坦言,“但老师们没有用成绩来定义我们。”在老师们的悉心培养下,她所在的历史班高三(2)班整体学业水平显著提升,高分层人数实现新突破。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生动诠释了“低进高出”绝非一句空话。5年前,培英高中创新设立献章班,以明代大儒陈献章“知疑求真、勤思求精”的治学精神为引领,矢志培养“品德高尚、志向高远、勇于创新、治学严谨”的新时代英才。在献章班的示范带动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培英奇迹”。
2025届学生在升学选拔中展现出扎实的学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在考生人数减少近200人的情况下,特控上线220多人,逆势增长,创历史新高;高分层取得突破,5人进入全省前1万名,14人闯过600分大关(其中9个本地生,且8人中考成绩未达到江门市“最高录取线”);体艺教育更是结出硕果:马骏、吴文韬有望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庾李果有望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黄佩雯有望被天津音乐学院录取。平行班也实现突破,特控上线“全面开花”,彰显了学校强大的“教育加工能力”。
师生故事 那些照亮前路的微光与灯塔
“三年前,我本有机会冲刺其他重点高中,”高三(3)班黄钰璎回忆道,“但初中老师认为我的自律性还需加强,特别推荐我进入培英高中献章班。”如今回首,她深感这一选择无比正确。
在献章班的三年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她对理科的兴趣,个性化辅导有效弥补了文科短板,而导师制管理则帮助她养成了高效的学习习惯。“中考时,我的成绩仅超出培英高中录取线10分,经过老师们的精心栽培,我在高考中取得了634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省8200多名,有望圆梦华南理工大学。”黄钰璎心中满是感激。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在学生彷徨时做那盏不灭的灯。高三(2)班梁敏熙,这位有些内向的女孩,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老师们的关爱:“英语梁老师每次早读都叮嘱我们先吃早餐;班主任郭老师让我们把紧张焦虑的情绪写下来,静下心来感受、消解;政治潘老师一边‘恨铁不成钢’,一边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复习知识点……”
“原本担心文化课成绩会拖后腿,没想到查分时发现比预估高出了十几分,加上术科接近满分,合成总分位列全省第九,可以说锁定北京体育大学了!”马骏的父亲难掩激动。他表示,作为体育特长生,平衡高强度训练与文化课学习是个巨大挑战。培英高中的老师们给予了马骏充分的理解支持与个性化指导,帮助他实现了体育与文化课的双丰收。“可以说,正是学校提供的优质平台和老师们的悉心培养,才让孩子获得了今天的全面发展。”马骏的父亲满怀感激地说道。
2025届高三(3)班“名师天团”风采
班主任及英语教师 李海玲
●教学特色:坚持“兴趣驱动+科学方法+分层落实”理念,创新采用“话题模块教学法”,将词汇、阅读、写作有机整合。所带班级平均分均在同类班级前列,多次获得高考贡献特等奖,培优效果显著。
●荣誉亮点:江门市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省市英语竞赛奖项。
●寄语学生: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愿你们以坚定的意志为帆,扎实的知识为桨,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扬帆远航。
语文教师 张伦华
●教学特色: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培英高中语文科组长。秉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理念,以“学生中心、主体发展”为鲜亮旗帜,在“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脉动中,为每一株新苗开启“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的成长天光。针对理科班特点,强化思辨写作训练。所带班级语文成绩常年稳居年级前列,在多次市级调研考试中,多名学生跻身全市前100名。
●荣誉亮点:获江门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普通高中毕业班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寄语学生:那些共读典籍、思辨交锋的日子,都将成为你们精神的底色。愿你们永远以笔墨为犁,在时代的土壤耕耘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数学教师 刘品德
●教学特色:以启发性教学为基础,注重多元化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荣誉亮点:高中数学高级教师,江门市学科带头人。2024年获“全国优秀致公党员”称号,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市二等奖。多次参与市级模拟试题命制并获奖。
●寄语学生:高中数学只是你们思维训练的起点。愿你们带着在这里培养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更广阔的数学天地里自由翱翔。
物理教师 张晓敏
●教学特色: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注重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近十年高三物理备考经验,所带班级物理成绩稳步提升,多人获物理竞赛奖项。
●荣誉亮点:省级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物理备课组组长。获江门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获省市教学比赛奖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所在备课组多次获市“先进备课组”称号。
●寄语学生:回望被牛顿定律“折磨”的日夜,那些实验成功时的欢呼犹在耳边。请带上三样礼物前行:实验室里的好奇心、错题本的反思力、同窗间的温暖。愿你们在各自的轨道上,保持初心的速度与方向。
化学教师 黄登荣
●教学特色:以“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为核心理念,创新采用“寓教于乐、知从疑来”的教学模式。
●荣誉亮点:18年班主任经验,十余次获校“优秀班主任”称号。江门市“高考先进个人”“教学能手”,所带备课组获评市“先进备课组”,多次获省市化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寄语学生:记得我们一起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在实验室里探索奥秘的日子吗?你们教会我的,远比我传授的更多。愿你们永远保持这份求知的热忱,在化学的分子世界里,继续书写属于你们的精彩方程式。
生物教师 麦星
●教学特色: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提出“答题五要素”分析法(问题—信息—知识—推理—表达),帮助学生系统提升解题能力。
●荣誉亮点:广东省考试院命题专家库成员,江门市高三生物中心备课组核心成员。多次参与大湾区模拟考命题,在省市教研活动中做专题讲座。
●寄语学生:祝贺你们跨越人生重要关卡!希望你们永远保持对生命奥秘的好奇,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实证的精神探索真理。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