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负责人被刑拘,算是得到了应有处罚,公司电缆质量究竟如何也应详查,如此,才无愧记者的采访初衷。
7月15日,湖南一电视台记者因接到市民有关不合格电缆的线索,前往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采访。采访过程中,公司一负责人冲出,粗暴抢过记者的摄像机并砸碎,还推搡记者,试图抢夺手机。目前,该负责人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一言不合就上手,公司负责人的嚣张蛮横令人震惊。据报道,市民将该公司的电缆送至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显示不仅低于国家推荐标准,也未达到该公司提供的企业标准。电缆质量合格与否,不仅关乎消费者的权益,更与社会安全紧密相关,记者采访公司理所应当。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所有产品都是合格的”。既然产品合格,大大方方出具报告、明明白白说明问题即可,为何话音未落就转头去抢砸记者的摄像机?这一砸,砸坏了摄像机,也砸出对记者监督权的不尊重,砸掉了对法律的敬畏。
“事情发生像鬼一样,确实是冲动了”,该负责人搬出“冲动”当抢砸摄像机的理由,可若是如实陈述,有什么好冲动的?到底“冲动是魔鬼”,还是心里有鬼?据报道,早在2018年,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有关假冒伪劣产品的“十大典型案例”,就包括“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无证生产不合格及擅自出厂销售未经强制认证的电线产品案”。时隔多年,这一公司是不是重蹈覆辙、旧病复发?公司负责人被刑拘,算是得到了应有处罚,公司电缆质量究竟如何也应详查,如此,才无愧记者的采访初衷。
采访和监督本是记者的法定权利,但长期以来,阻挠记者正常采访、抢砸记者设备的不在少数。2024年11月,在安徽合新高铁中铁七局项目部施工现场,有记者遭遇袭击,手机被项目部有关人员抢夺;2023年5月,有记者在贵州省毕节市采访时,被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围殴;2023年10月,有记者在深圳市龙华区采访时,一名自称街道办工作人员抢走记者摄像机,还放言恐吓“敢再拍摄,让你躺着出龙华”……一些单位和个人总是把舆论监督当洪水猛兽,把采访当成挑刺、找茬,一看到记者发声就想捂记者的嘴。
记者不采访,问题就不存在?如果行得正坐得端,大可以把记者的采访当作正名的机会;如果在工作中的确存在问题,通过记者的曝光,也能举一反三,促进自身的发展。部分单位和个人抵触舆论监督、对记者拳脚相向,说到底是捂盖子心理作祟。对自身问题藏着掖着,不愿改不想改,能瞒一时是一时。可纸里包不住火,真相总有被揭开的一天。到最后,向记者挥出的拳头有多重,回旋镖扎得就有多疼。
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守护公众的知情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当记者合法履行采访权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予以配合。捂记者的嘴,捂不住问题,收起“抢砸”的冲动,也是在帮自己驱除心里的“鬼”。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广瑞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